(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九届九次全会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文化发展方式,着力思路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工作创新,依托四川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打造具有鲜明四川特色、明显比较优势的重点产业、重点产品、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全面提升我省文化产业综合实力。
	
	
		  二、发展目标
	
	
		  (二)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四川特色的重点文化产品,建成一批具有强大集聚效应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骨干文化企业。
	
	
		    三、重点任务
	
	
		 (五)打造特色文化产品。充分发挥文化产品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承载作用,依托和挖掘四川特色文化资源,传承和开发蜀锦、蜀绣、羌绣、唐卡、绵竹年画等民族民俗工艺品,发展古玩艺术品、现代美术、雕塑等文博产品生产和销售,扩大旅游演出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打造优秀歌舞精品。
	
	
		   四、市场主体
	
	
		 (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九)支持民营文化企业发展。 
	
	
		 (十)加大创新力度。文化企业要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业务,提升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提高文化产品的原创能力,打造一批具有鲜明四川特色和明显比较优势的文化产品品牌、文化企业品牌、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区域文化产业品牌。
	
	
		 五、主要措施
	
	
		 (十一)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快培育文化资本、人才、信息、技术和版权等要素市场,大力培育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经纪代理等文化服务市场。办好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探索发展文化艺术品专业性产权交易市场,促进文化要素优化配置。      
	
	
		 (十四)开展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
	
	
		 (十五)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培育一批外向型文化企业和文化产业基地,鼓励文化企业在海外建立分支、分销机构,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以文化贸易和项目投资带动文化企业“走出去”。
	
	
		   六、文化人才
	
	
		 (十六)造就高层次文化领军人物和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    
	
	
		 (十七)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和人才资源储备。      
	
	
		 (十八)完善文化人才激励保障机制。
	
	
		  七、政策支持
	
	
		 (二十)鼓励和引导省内外股权投资基金。
	
	
		 (二十一)鼓励和引导省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及文化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二十八)对符合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条件的文化企业给予减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文化企业,给予减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